(资料图片)
8月7日9时9分,湘潭市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,这已是市气象台8月连续发布的第5期高温预警信号。天气这么热,又不下雨,不禁有市民问:“天气这么热,气象局为什么不人工增雨呀?”
受副热带高压控制,7月以来,湘潭温高雨少,全市出现气象干旱,对农业、林业、电力、用水等造成很大影响,抗旱形势较为严峻。按照湘潭市委、市政府的工作部署,结合抗旱和蓄水保水需求,自7月15日开始,湘潭气象部门派出4支人影作业队伍,24小时蹲守在各人影作业点,发扬持续作战、能打胜仗的精神,抢抓有利时机,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20轮次,增加降水量约1671.0万吨,影响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,作业效果比较好。
但人工增雨是不是想增就增呢?湘潭气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,实现人工增雨作业一定要达到以下四个条件,一是云层厚度要大于2公里;二是云中要水汽充沛;三是有上升气流区;四是还必须申请作业空域。一般来说,晴天的积云和层积云不易产生降水,而积雨云则比较有利于云滴增长为雨滴。因此,如果前期持续高温,“晴空万里,没有一丝云彩”,自然是不满足人工增雨条件的。
当然,人工增雨作业影响时效和影响范围也是有相关标准的,一次人工增雨作业影响范围是以作业点为中心,半径10公里内的区域,一般有效时间在3-6小时,通过人工影响天气增加凝结核,提高作业时效范围内的降水效率。
接下来,湘潭市气象局会持续做好天气监测,跟踪研判高温旱情趋势和天气形势分析,加强与应急、水利、农业等部门联动,扎实开展抗旱工作,在确保防汛和作业安全的情况下,常态化开展人工增雨作业。同时,积极回应公众关切,及时回应热点问题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3 港澳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3022245号-31 联系邮箱:435 226 40 @qq.com